2021-09
Introduction:是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来临,还是冬天即将来临,春天还在有些遥远的将来?中国芯片业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这样与两个大国的关系绑定得如此紧密,仅把眼光放在行业生产经营的细节上,仍远远不够。
Source: Internet synthesisAuthor: Xiao BianClick:637
9月25日晚,阔别1028天后,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这一事件足以记入中国高科技崛起的史册中。
值得注意的是,孟晚舟回国发生在中美两国元首通话15天后。坊间认为这一标志性事件的发生,显示出美国对华科技打压的政策出现缓和迹象。
此前,A股半导体板块已经出现了一波下跌,极有可能与美国政策的暖风有关。
7月末的高点至今计算,半导体指数下跌超13%,中芯国际下跌近20%,兆易创新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超3%的股份,股价重挫30%,大基金一期也选择减持多个企业股票。
缺芯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此前芯片股迎来过一波强势上涨。但随着供需逐渐走向平衡,产业周期可能自2019年以来首度从“中期”走向“晚期”,有媒体开始提示“很多人已经忘了芯片是重周期行业”。
从情绪面上观察,孟晚舟回国无疑将提振国内芯片、乃至整个硬科技产业自立自强的雄心。然而,当前的芯片产业是否将走入这一轮周期的下行阶段,值得非常慎重地思考。
是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来临,还是冬天即将来临,春天还在有些遥远的将来?
中国芯片业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这样与两个大国的关系绑定得如此紧密,仅把眼光放在行业生产经营的细节上,仍远远不够。
01
从高压到缓和
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开始松动。
孟晚舟回国事件,背后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孟晚舟以“不认罪”的方式获释,华为公司不接受巨额罚款或赔偿,美国政府暂缓起诉。这样的处理方式已经超预期。
根据美联社等媒体消息,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延迟起诉协议》,同意将针对她的起诉延迟到2022年12月1日。《延迟起诉协议》签订后,针对孟晚舟的引渡程序随即终止。这说明美国政府暂停了过往的高压态势。
此前,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前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在美国被判刑并受到5年监禁,阿尔斯通公司付出高额罚金,并被迫将核心业务出售给美国通用公司。相比皮耶鲁齐,孟晚舟和华为都幸运得多。
孟晚舟回国,也是中美关系在拜登时代发生一定转变的印证。
对美国内部来说,对比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似乎更倾向于考虑跨国科技公司的利益,因而更愿意倾听行业的意见,并随之进行某种程度的政策调整。
今年3月,拜登政府松绑了对中芯国际的“制裁”,被一些市场人士理解为向中美芯片贸易释放利好信号。
今年3月,中美两国还共同成立了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希望“通过工作组加强沟通交流,促进更深层次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这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对于半导体产业,两国要开始交流贸易限制问题了。
9月24日晚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全联接大会上表示:华为部分低端汽车芯片已获得美国许可,未来这些芯片将应用在不断增长的华为汽车零部件业务上。
这也说明,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开始松动。虽然局势仍旧晦暗不明,但芯片行业所面对的宏观环境已经悄然生变。
02
春天可能并不近
在门槛更高的芯片制造、芯片设备、材料、工业软件等领域,仍旧被美韩日牢牢卡住脖子。
美国发动贸易战的这三年,倒逼我国芯片产业迎头赶上,一批百亿甚至千亿级上市公司快速成长。
政策扶持、大基金助力,资本市场支持,许多半导体企业在市值向好的同时,在业绩上也有相应的跨越式增长,在市场份额和全球竞争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美国对华科技战争,没有压垮中国科技产业,反而激发了科技领域自主自强的民族意识。
回到华为公司层面,在美国制裁的铁闸下,华为被迫出售了荣耀品牌,高端手机市场大幅下滑,从第一滑落至“Others”,自研的麒麟系列芯片再也无法制造,成了“绝唱”。
华为2021年上半年财报因此遭到巨大影响,总体销售收入同比下滑了29%,消费者业务重挫46%。制裁阴影下的华为,不得不重新开始寻找新的增长极。
为此,华为启动了“南泥湾项目”,寓意“困境期间,实现自给自足”。笔电(笔记本电脑)、智慧屏和IoT智能家居等不受美国影响的产品,就被纳入“南泥湾项目”。
替代安卓的鸿蒙系统,目前用户已超1.2亿。在过去的100多天里,每天都有近100万用户升级了鸿蒙系统。
同时,华为还着力打造了面向服务器、边缘计算、云、嵌入式设备的欧拉系统。根据规划,鸿蒙和欧拉将成为华为的“铸魂工程”。
但在高端芯片方面,华为陷入断供泥潭——这也是我们整个国家的芯片产业之痛。
华为海思依然还在继续进行芯片研发,华为也在继续对其进行科研投入。但是没有台积电的供货,短时间内华为的芯片研发只能是蓄积研发力量,无法开花结果。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经历了六十余年发展,时至今日,“缺芯少魂”仍旧是产业一大困境。
尽管在IC产业和封测领域,我国已经处于世界较为领先的地位。但在门槛更高的芯片制造、芯片设备、材料、工业软件等领域,仍旧被美韩日牢牢卡住脖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独霸EUV光刻机的阿斯麦。虽然身为荷兰企业,但由于第一和第二大股东均为美国资本,阿斯麦是不折不扣的美系企业。
没有高端光刻机,就没有高端芯片,且只有注资阿斯麦,才能获得优先供货权。为此,英特尔、三星、台积电不惜斥巨资鼎力相助,其中英特尔的投资金额就达到25.13亿欧元。
而且,超高端光刻机关键零部件均产自西方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的光源,德国的镜头和法国的阀件等,所有核心零部件都对中国禁运。
高端光刻机就是美国限制中国高科技的“重型武器”。在这一领域,美国丝毫没有放松的意思,与整体上趋于缓和的对话口径形成了鲜明对比。
要注意的是,美国对华芯片产业政策的缓和,基本上是当前经济政治形势变化下的权宜之计。
03
权宜之计
如果仅仅因为美国方面的政策缓和,就暂缓甚至停止在芯片领域的持续投入,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
可以发现,在疫情之前的2018-2019年,美国丝毫没有释放孟晚舟的意思。但当前,美国疫情仍在肆虐,美国经济陷入了高失业率、高通胀的泥潭。
每逢经济危机,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无一例外采取货币宽松的刺激措施,但制造业并未能针对性的受益,实体经济大多数时候都难以充分受益,反而会催生更大的金融地产泡沫。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美国房价飙升,物资短缺叠加QE政策,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开始预测美国将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其中就包括了美国著名的投资大师罗杰斯。
孟晚舟回国是举国努力的结果,也是美国自身权衡利弊得失之后的结果。但举国庆祝的同时更要警钟长鸣——美国的“妥协”是为了利益,但利益的天平不会永远朝向某一方下沉。
美国对中国科技产业态度的缓和只是阶段性,此后很有可能进入“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纠缠局面。
奢望美国放弃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封锁是不现实的。在政策缓和之际,中国芯片产业更应该趁此机会大力蓄积技术、推动自主研发,夯实芯片基础科技的实力。
如果仅仅因为美国方面的政策缓和,就暂缓甚至停止在芯片领域的持续投入,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
从资本市场来看,科技战缓和可能带来情绪上的乐观预期,也有可能因此预判自主替代周期的拉长而悲观,但长期来看,股价的决定因素最终还是要看公司质地。
这个行业本质上要看技术实力。台积电、阿斯麦靠着技术垄断获取了绝对市场竞争力,超高的门槛让竞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也能让股价走出令人惊叹的史诗级长牛行情。
因此,对于中国芯片企业来说,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不被人牵着鼻子走。
04
写在最后
孟晚舟已经平安回家,她的至暗时刻已经结束,但是华为的脱困还需时日。
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科技产业,不管是特朗普还是拜登上台,美国对华的政治经济政策主基调短时间内都不可能彻底扭转。
芯片是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核武器”。持续收割科技价值链中最肥美的利润,是美国政商两界的长期追求。
在拥有巨大的市场、雄厚的资本以及不断完善的人才梯队的基础上,中国芯片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过去多年的历史证明了,芯片并非某一个国家永远独占鳌头,永立不败之地的行业。中国芯片打破国外垄断,改写芯片格局的关键时间就在当下。在小恩小惠面前,大是大非必须看得清楚。
来源:巨潮商业评论
作者:谢泽锋
编辑:杨旭然
DISCLAIMER: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INTERNET AND DOES NOT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鹏盛资本PENGSCPA. 鹏盛资本PENGSCPA DO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ARTICLE, WHICH IS FOR YOUR REFERENCE ONLY. IF ANYONE SUFFERS DIRECT, INDIRECT OR RELATED LOSSES DUE TO THE USE OF THE MATERIALS IN THIS ARTICLE, 鹏盛资本PENGSCPA WILL NOT BE LIABLE FOR SUCH LO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