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BUSINESS NEWS

home > NEWS CENTER > BUSINESS NEWS

09

2021-05

包凡对话王宁:解构潮玩“真相” | CRFamily+

Introduction:尽管人们尝试过用追本溯源的方式来解释清楚“潮玩”的发展路径,但它的形象始终是雾面的、过于小众的——直到泡泡玛特的出现。基于「持续的IP生产力+新玩法+强渠道」,泡泡玛特让“潮玩”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继服饰、球鞋之后,最受年轻人青睐的火热潮流文化派系。我们更希望将泡泡玛特成功的原因放在时代背景中进行推导。当下我们正处于文化升级的历史跨越期,年轻一代消费者对精神内核、自我符号的探索背后所萌生出的巨大消费市场,是每一位创业者和投资机构需要重新思考的新命题。一、突破

Source: Internet synthesisAuthor: Xiao BianClick:367

  尽管人们尝试过用追本溯源的方式来解释清楚“潮玩”的发展路径,但它的形象始终是雾面的、过于小众的——直到泡泡玛特的出现。基于「持续的IP生产力+新玩法+强渠道」,泡泡玛特让“潮玩”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继服饰、球鞋之后,最受年轻人青睐的火热潮流文化派系。

  我们更希望将泡泡玛特成功的原因放在时代背景中进行推导。当下我们正处于文化升级的历史跨越期,年轻一代消费者对精神内核、自我符号的探索背后所萌生出的巨大消费市场,是每一位创业者和投资机构需要重新思考的新命题。

  一、突破次元壁

  包凡:

  短短几年间,中国潮玩市场迅速超过千亿元,你觉得市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王宁:

  首先潮玩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在香港Art Toy至少有20多年的历史,在日本或者欧美国家,“大孩子手办”的历史更久。只不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印象中的Art Toy是非常小众的、亚文化的、(买家)更偏重于男生的。

  泡泡玛特希望能突破这些次元壁,就必须做出一些改变:首先,扩大消费人群,增加女性消费群体,提高消费频次。从目前的消费人群画像来看,泡泡玛特的客户群75%是女生,这跟以前的潮玩市场是不一样的——当女生消费者多了,就有可能形成一个更大更有价值的产业。

  其次,随着80后、90后包括0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消费群体,很多所谓的亚文化也逐渐变成新的主流文化,这也是市场爆发的背景之一。随着信息传播方式及速度的发展,通过社交平台、展会等方式,我们可以不断扩大核心消费圈层,帮他们找到更多认同感。

  再次,我们革新了渠道及供应链,打造出一个完整的行业生态,促使我们的产品可以更快速的形成规模化效应。

  包凡:

  以前大家买手办,买的是它背后的故事,比如漫威、迪斯尼这些常青IP,有一个宏大的世界观在驱动消费者买单。但Molly不同,它没有故事,它只是一个形象,它有很多留白。你觉得Molly的生命力从何而来?

  王宁:

  就像明星一样,有些人可能通过拍电影成为明星,有些人可能通过唱歌或者通过在维秘走秀成为明星。Molly之所以能成为大家喜爱的形象,背后的逻辑更像是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它把自己的灵魂掏空,你可以把你的灵魂装进去。我觉得这是潮玩的一个魅力。

  普世意义上内容有轻重之分,但没有高下之分。有人会认为IP一定要有叙事故事有传播载体才叫有内容,但这种想法过于绝对。就像我们不能说罗丹的雕塑作品、草间弥生的南瓜,因为没有拍过电影或者漫画,所以它就没有内容了。其次,年轻人的时间被大量碎片化后,不见得有那么多完整的时间去认识一个新的有宏大世界观的IP,抓不住消费者碎片化时间,你的价值观就很难影响到消费者。

  包凡:

  听上去潮玩更像是艺术品。

  王宁: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艺术、文化的载体,现在的年轻人你让他再去画水墨画,去做紫砂壶这类富有中国底蕴的艺术载体,大家是望而却步的。感性的东西一直都在,但这一代年轻人的感性可能会放在说唱里,放在涂鸦或者纹身里。这些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方式,是年轻人眼中更酷、更有趣的方式,这些标签可以激发他们的表达欲。

  我们讲Art Toy,我认为这里面Toy的成分会相对少一点,很多时候Art的成分更多一点。大家叫它玩具是因为创造它的材质是玩具的材质,但背后艺术家所赋予它的线条、色彩,令它成为绘画和雕塑的结合,这就是一个艺术品,而且(潮玩)是一个更商业化的艺术品。

  我刚开始见到的一些艺术家,他们已经在做那种限量的、卖的特别贵的手办,会去参加一些艺术博览会或者艺术博览会,有很多人排队购买,已经是一个半商业化的状态。泡泡玛特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将它完全商业化:把这些“还在酒吧驻唱的天王”挖掘出来,将他们的音乐录成CD,用物超所值的价格,卖到世界各地去。

  包凡:

  你觉得像Molly这样的经典IP,能被工业化的复制吗?

  王宁:

  我觉得这个行业存在各种可能,最天才的艺术家和最天才的设计一定是稀缺的。我特别喜欢拿这个行业跟音乐行业来对比,周杰伦、王菲这样的巨星一定是稀缺资源,这两个行业有一个共同的魅力就是你不能可能用钱再造一个周杰伦,换言之,不可能用钱再造一个Molly这种最头部的经典形象出来,它一定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每个时代都会有很多工业化的东西出现。就IP来讲,未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红型选手,按照大众喜好,更符合商业规律的去创作一些形象。但我个人觉得最有价值的还是那些稀缺一些的东西,更天才一点的设计。

  包凡:

  你怎么确保“周杰伦、王菲”这样的稀缺资源都愿意跟泡泡玛特合作呢?

  王宁:

  今年是泡泡玛特的第十年,早在2016年我们就发现了潮玩行业巨大的商业潜力和价值,那个时候我们把这个行业中沉淀多年的优秀IP都签了下来。当时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持续挖掘新的、有潜力的IP,将它们纳入到泡泡玛特的生态里边。

  我们每年两次的玩具展,是这几年公司战略当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每年都有几百个艺术家会带着自己最新的作品来参加这个展会,从这里我们发现了不少有潜力的艺术家。这个平台就是艺术家的海选现场,一些新的IP也在这里诞生。

  除了挖掘自有IP外,我们现在也开始在全球视野内做大量的IP合作,比如跟迪士尼、环球合作,跟一些知名的二次元IP合作等等。如今在泡泡玛特的平台,你会看到更多的头部的、带有国际化标签的IP产品,这意味着泡泡玛特今天的商业模式更具有包容性——我们不仅能打造自有IP去和其他IP竞争,也能承载更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我们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二、从0到1构建行业生态

  包凡:

  过去几十年潮玩有自己的一个波峰,现在正处于一个高点。现在有一个声音说潮玩是一种快时尚,未来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不会流行了,会有更潮的东西取代它。你会担心这个问题吗?

  王宁:

  IP是有它的生命周期的,这一点我不可否认。有人可以火一年,有人可能火五年,也有一些本身设计就足够经典,或者凭借自己的创作能力,能持续提供优质内容的也许能火20年。

  但我认为这其中的重点不是某个单一的IP能否常青,而是整个行业生态的生命长度。拿Molly来讲,它今年已经诞生14年了,不是一个很新鲜的事情,潮玩这个行业也不是一个新的行业。泡泡玛特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花了更多的精力去打造一个健康的平台和行业生态。

  现在的泡泡玛特已经形成了一个平台化的生态闭环:从上游设计端,比如可以挖掘出优秀艺术家和作品的潮流玩具展,到中游销售渠道等供应链体系建设,以及下游我们做的潮玩文化社区,这些事情串联在一起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做的就是一个艺术家的平台,每一年都有新的艺术家在这里去展现自己,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整体商业化的改造。

  包凡:

  从终端的角度来看,盲盒这种载体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整个市场的发展速度和活跃度,你认为这种模式对今天的泡泡玛特有多重要?

  王宁:

  可以说它很重要,也可以说它不那么重要。盲盒这种玩法不是我们发明的,从我们小时候吃小浣熊干脆面开始集卡片,到日本的扭蛋,类盲盒的玩法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它本身不是一个很复杂的商业模式,很容易被copy。

  人们觉得盲盒重要,主要是因为当我们当初在向大众推广潮玩文化时,盲盒能非常好的强化购物体验,用一种娱乐化的方式去做零售,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个行业的普适性,验证了这种玩法的成功。

  但我们不认为泡泡今天的成绩仅仅是因为盲盒这个载体。泡泡玛特的迅速壮大,核心要素还是IP本身。我们的用户多数都是成年人,真正吸引他们的不只是拆盲盒所带来的惊喜感,更重要的还是盒子里面的东西。

  包凡: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消费品牌必须要跟消费者之间达成心智上的交流跟沟通,保证消费者能从中获取到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你觉得泡泡玛特和消费者之间的“默契”是什么?

  王宁:

  包总说的满足感就是很典型的需求。很多人会问我一个问题,作为一个非刚需性产品,为什么大家对潮玩会有这么大的热情。恰好相反,我觉得现代社会让人获得满足感的一定是非刚需性产品。

  比如现在吃饱饭也不会让我们有特别强烈的满足感,但是有可能一个环境好一些的餐厅,满足感就会提升一点,比如说跟你一起吃饭的是你喜欢的人,那可能满足感再高一点点。这些跟吃饱都没有关系,而是精神上的一种满足感——传递美好,这就是泡泡玛特在做的事。

  包凡:

  我之前问过你一个问题,经典潮玩和球鞋都有很强的收藏价值。我们看得物(毒)这样的平台,更多时候是将它看成一个社交货币。从泡泡说要做行业生态的角度来看,你们是否考虑过搭建自己的二手交易平台?

  王宁:

  任何行业一旦火起来以后,特别是消费品行业里有了1%的超级用户以后,都会产生二手市场。

  一方面我们跟得物不太一样,得物在做二手的时候,主要就是做耐克和阿迪的限量款鞋子的买卖,而我们自己就是潮玩领域的耐克和阿迪。现在市面上大家喜欢的爆款或者IP多数都是泡泡玛特旗下的,所以我们更看重它的一手市场,而不是它的二手市场。但二手市场里的社交属性非常吸引我们,我们相信这里面会产生更大的商业(品牌)价值。

  三、慢即是快

  包凡:

  如果从商业模式的维度出发,你如何定义泡泡玛特?

  王宁:

  我最近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泡泡玛特到底在干嘛。有些人可能觉得我们是做零售的,因为我们开了很多很多店;有些人觉得我们是做卖玩具的,因为我们在卖手办;也有一些人觉得我们是做IP的,因为我们签了很多IP;还有一些人说我们做展会的。这些都是泡泡玛特的切面,但是我们不会将某一条业务拆分出来概括自己。泡泡现在在做的事情,包括未来想做的事情,我们都力求能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有一个平衡,或者说在感性和理性中间寻找一个平衡。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位创业者也有自己不同的追求和想法,有些创业者想要做的是产品的极致商业化,追求超高性价比,通过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和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去实现,进而在行业中赢得一席之地。这样的公司有很多。但有些行业或者创业者恰好相反,比如我碰到很多艺术家,他们会寻找艺术的极致,认为商业化会让艺术变得不纯粹。

  但我还是会常常跟他们进行沟通,因为我相信经典的设计一定能够很好地跟商业进行结合。我认为中国未来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很多的商业的迭代就是寻找平衡,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既不想太过商业,又不想太理想主义。我们想做的是帮这些感性艺术家做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帮理性的人找到一些感性的出口,追求商业和艺术的平衡是泡泡玛特之前、当下以及未来我们做的事情。

  包凡:

  谈谈未来,你认为十年后的泡泡玛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王宁: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商业上是有风口的,或者说有周期的。团购、社交和电商都有属于自己最好的年代,其实艺术也有所谓的周期和风口,或者说有属于它们的黄金时代。如何判断行业爆发的机遇已经到来?我认为社会的强需求、完整的行业生态、正向的盈利模式、成熟的龙头企业缺一不可。

  对艺术而言,潮玩给了很多学艺术家一个新的平台或者说新的表达方式,眼下正是行业波峰的高位。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能不能让这个高位停留的久一些,我们是不是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当更多艺术家创造出更多经典的IP形象时,这些形象除了可以做成玩具外,也许还能用在其他内容形式上?比如和产业结合,做主题乐园。

  包凡:

  听起来很像迪斯尼。

  王宁:

  我常常说也许再给我们五年时间,大家回过头看泡泡玛特,会觉得我们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我们不一定像迪士尼一样拍那么多电影,但是我们也许会像迪士尼一样,拥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超级IP,我们会用各自不一样的方式去孵化IP,去挖掘并把IP进行商业化。

  包凡:

  泡泡玛特到今年已经十年了,回顾一下十年里面最困难、最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王宁:

  最困难的时候肯定是最开始。我们现在经常开玩笑说,当初创业本来想做A,做着做着做成了B,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在C成功了,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在D变得伟大。泡泡玛特现在走到了C,通往伟大的路上肯定还有很多困难在等着我们,但是最困难的摸索期我们已经熬过来了。

  创业十年,我们做了很多坚定的决定,比如在早期我们就坚定的要走线下。线下店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我们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完全从零开始,邻居们最差的也是一些连锁的服装品牌。当时从上到下很难组建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团队,甚至连最初级的店员都很难招到。包括你作为一个新品牌,怎么让购物中心去认同你的价值,让你开进去,这些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尤其线下店迭代的还很慢。只有等到你攒够钱开下一家店的时候,才能把上一家店遇到的一些问题解决。

  这中间有长达三四年的时间,我每次进到店里都有一种冲动,炸了重新再来一遍的冲动,因为有非常多的细节都让我困扰。但是这几年好多了,通过十年的迭代,细节上一点点的优化,线上和线下的风格也在慢慢融合。

  早些年媒体采访我,我说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位企业家而不是生意人,生意人相当于一个人在战斗,企业家是率领一群人在战斗。泡泡玛特在这十年间,最值得我骄傲的是团队,这些核心高管跟着我超过七年以上的有很多,这个是我搭建的团队,创业虽然很困难,但是这些人是让你坚持下来的一个核心动力。

  包凡:

  泡泡玛特的公司文化是什么?

  王宁:

  我一直跟团队说,我们信奉的创业理念,也可以说是公司文化就八个字“尊重时间,尊重经营”。我们认识很多创业的朋友,也看到了很多创业故事, 多数失败就是不尊重时间,本来十年干成的事情非要两年、三年干成,要么就不尊重经营,极速扩张,团队管理缺失。

  我一直认为,任何行业或者商业模式,回归到最后都是人在做。人在做就逃不出柴米油盐酱醋茶,都需要时间,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磨合,确保团队步伐整齐划一。我不相信做成一件事情只要有钱就足够,你一年组建一个一千人的团队,就可以让大家步调一致去做成一件事。我们只相信时间的积累和对经营的尊重,创业者要理解这些细节的重要性。

  也许在大众眼里,泡泡玛特像一个新物种突然之间跳了出来,潮玩也在一夜之间站在了风口上,但实际上泡泡玛特已经扎根在这个行业十年了。过去十年,我们没有强调要在公众领域里时不时地刷波存在感,我们只是在不停地积累、蛰伏,以确保当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出现时,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泡泡玛特,而不是别人。

  当大家突然回过头也想参与进来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商业护城河已经变得很深了,我们自己做了那么多的直营门店,做了整个行业的展会,做了社区,签下了那么多艺术家,对这个行业的供应链做了改造,这些都是很“重”的事情,而这些决定都是早期基于我们对商业的理解做的下注,从这个角度说有时候慢就是快。

  四、精彩互动

  提问:

  泡泡玛特如何选择合作的艺术家?

  王宁:

  早期我们选择艺术家并没有特别的方式,很多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是到处参加艺术展览或者参加玩具展,贩卖他们的作品。那时候的标准特别简单,哪些展览在排队,就是我们首先签约的目标。我们也很幸运,那时候就签了很多最头部的艺术家和IP,包括Molly、Labubu等等。

  现在泡泡玛特慢慢开始变成了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平台,就像综艺节目一样,早期的时候会主动邀请优秀的明星参加节目,但当这个综艺越来越火的时候,这个节奏就变成谁来参加谁就会变成明星。泡泡玛特现在慢慢变成湖南卫视、《跑男》,我们开始具备一定的造星能力了。

  提问:

  怎么看待流量红利?

  王宁: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流量红利,流量的场景一直都在迭代变化中。对于泡泡玛特来说,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流量来捕获核心客户,哪个渠道能够最有效的触达到更多新客户。

  泡泡玛特永远会把自己卡位的维度做多一点,覆盖所有能用的销售渠道。比如直营门店就是卡位线下的流量,我们有将近一千台的自动售卖机分散在不同的场景中,线上渠道我们有天猫、京东、微信小程序等等。去年天猫双十一,泡泡玛特的销量超过了乐高,成为玩具品类销量第一名。包括微信小程序,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小程序的销售跟天猫是一个体量。我们在抖音上也有自己的小程序,抖音上也可以买我们的产品,未来我们在渠道销售方面会变得更多元。

  提问:

  刚才你提到了线下的布局和经营是泡泡玛特的护城河,假如有一天瑞幸式的竞品公司空降,你怎么应对挑战?

  王宁:

  性价比不是所有消费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我给大家讲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我2018年的时候去法国参加一个奢侈品的课程,主讲人是LV的高管,他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打折可以令产品库存更优化,赚取利润的经营手段,但为什么大家在奥特莱斯看不到LV的打折店,包括LV全球的门店也很少出现打折的情况?

  他在说出答案前先做了一个假设:一个女孩花几万块钱买了一款LV包,如果有一天你告诉她这个包原来5万块,现在降价促销500块,你觉得这个女孩还会买吗?很有可能突然就不想买了。还是同样的设计师、设计、品质,为什么一打折就不买了呢?因为打折不仅只是一个包包的事情,而是打折等于打碎了消费者的一个梦——品牌才是企业的终极护城河。

  品牌就是一个造梦的过程,品牌使命是先要造出来一个梦,并帮你保护这个梦。我听了还是很触动的,优秀的品牌,一定是去为消费者打造然后保护一个梦,而不是凭借极度性价比来卖东西。未来中国更多的优质品牌不应该只是靠性价比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一定会有更多的内在价值附加在品牌里。

  提问:

  疫情下,泡泡玛特如何让团队保持凝聚力?

  王宁:

  疫情刚开始时,公司所有人齐心协力,我们第一时间向武汉捐款了一千万元。另外我们做了一个内部承诺,再苦再难,我们不裁员也不降薪,这个对大家士气有一定鼓舞。

  业务上我们还做了很多及时调整。我们加大了一些新品在线上发售的比例,线下我们及时开通有赞,技术团队用了两周时间开发门店的线上接口,通过微信搜泡泡玛特的线下商城,以门店为单位,可以闪送,不影响门店的业绩计算,这些也会让门店员工把这些更适合这个阶段的购买方式,更积极的去推广给粉丝、顾客,这些都是我们在做的积极努力。

  另外,从3月份开始,市场也在慢慢的回暖,我们对未来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提问:

  怎么比较泡泡玛特和乐高?

  王宁:

  我一直觉得乐高是一家很伟大的企业,乐高像一家科技公司,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创造了一门语言和系统,所有人跟他合作就用他的语言再写一遍,融入它的体系里边,这个语言和体系的价值是非常大的,远超玩具本身,这是它这么多年积累出来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泡泡玛特在早些年也希望打造我们的语言和体系。我们大量推广盲盒,其实也是在输出玩法、尺寸、语言的标准。我们早些年还需要给大家介绍什么是盲盒,这两年也不用再介绍什么是盲盒了。大家知道盲盒,知道隐藏,这些衍生出来的词汇正在成为一套语言体系,这是我们从乐高身上学到并实践的标准语言体系的商业价值。

  但跟乐高的不同之处在于,泡泡玛特除了沉淀出一套语言和体系以外,还能沉淀出来IP,这个是更有趣的事情,我们可以沉淀出来像Molly、Labubu等等超级IP,通过我们的语言体系让所有人认识他。


DISCLAIMER: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INTERNET AND DOES NOT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鹏盛资本PENGSCPA. 鹏盛资本PENGSCPA DO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ARTICLE, WHICH IS FOR YOUR REFERENCE ONLY. IF ANYONE SUFFERS DIRECT, INDIRECT OR RELATED LOSSES DUE TO THE USE OF THE MATERIALS IN THIS ARTICLE, 鹏盛资本PENGSCPA WILL NOT BE LIABLE FOR SUCH LOSSES.

More +Ho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