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BUSINESS NEWS

home > NEWS CENTER > BUSINESS NEWS

09

2021-08

央地部署挖掘信息消费潜力 新型消费将加速崛起

Introduction:从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模式,到布局“互联网+”服务消费,从启动信息消费节,深入推进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建设,到加强5G在消费领域的融合应用……《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当前从部委到地方正密集出台鼓励政策和措施,积极打造新型消费新增长点。与此同时,随着5G融合应用提速,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5G+信息消费领域将迎来广阔市场空间,业内预计到2025年5G有望带动8万亿元信息消费。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当前新型消费发展迅猛,在促消费扩内需以及带

Source: Internet synthesisAuthor: Xiao BianClick:343

从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模式,到布局“互联网+”服务消费,从启动信息消费节,深入推进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建设,到加强5G在消费领域的融合应用……《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当前从部委到地方正密集出台鼓励政策和措施,积极打造新型消费新增长点。与此同时,随着5G融合应用提速,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5G+信息消费领域将迎来广阔市场空间,业内预计到2025年5G有望带动8万亿元信息消费。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当前新型消费发展迅猛,在促消费扩内需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但当前新型消费发展仍存在不少堵点,新型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下一步需不断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消费覆盖面,激活更多商业应用潜能,为促内需提供新动能。

央地部署挖掘信息消费潜力

7月23日,北京启动智能消费节和信息消费节。活动期间,全市10余个重点商圈、300余家品牌企业、2000余家门店,开展百余项促消费活动,多家企业将联手发放10亿元智能和信息消费券。此前,2021中国信息消费节活动在合肥开幕,重点聚焦信息消费领域,进一步加快5G应用与信息消费融合发展,创新消费方式场景,逐步推进消费载体建设。2021上海信息消费节期间,超过13000家小微企业进行了数字系统改造和上云上平台,1100万市民消费各类数字在线服务,同比增长超37%;拉动消费金额超350亿元,同比增长超29%。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多部门政策部署正密集落地,加快培育信息消费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将支持发展超高清视频终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可穿戴设备等面向消费升级的电子产品。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相关负责人在2021中国信息消费节启动仪式上也表示,下一步将从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加快提升产业供给能力、深入推进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建设、联合各地举办各类活动等方面着力,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5G在消费领域的融合应用将进一步加强。7月12日,工信部等十部门发布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在个人消费领域,打造一批“5G+”新型消费的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让用户获得感显著提升。实施新型信息消费升级行动,重点布局5G+信息消费,加快云AR/VR头显、5G+4K摄像机、5G全景VR相机等智能产品推广,拉动新型产品和新型内容消费,促进新型体验类消费发展。

工信部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5G将拉动8万亿元相关的信息消费,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2.93万亿元。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信息消费增速强劲,其潜力释放离不开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以及新型消费网络节点的落地等,都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夯实消费压舱石作用。

多方发力培育新型消费增长点

在信息消费等新增长点的带动下,新型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崛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6.11万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03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近1/4,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20%。

作为未来消费市场升级扩容的重点,新型消费正在迎来更多政策支持。《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期以来多部门密集部署,从商品消费到服务消费双重加力,加快推进新型消费潜力释放。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并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等具体举措。

商务部发布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提出,培育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多业态聚合、多场景覆盖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打造消费新增长点。发展商品消费新模式,鼓励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发展。推动生活服务智能化,加快促进生活服务业上线上云,引导企业丰富线上服务供给,优化到店与到家双向服务模式体验。

相关领域也在出台具体支持举措。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并将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作为举措之一,要求推动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支持开展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

互联网健康医疗、在线文娱、智慧旅游等更多消费业态发展也在加速推进。例如,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培育绿色健康消费新模式。充实丰富在线医疗、在线文体等线上消费业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推进终端非接触式智能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

利好释放激活消费增长新空间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新型消费作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消费业态,在全方位、全链条政策支持下,正在成为引领消费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引擎。他认为,随着具体举措的落地,网上零售、医疗、体育健身等领域有望开启新的增长空间。

测算也显示,多个相关市场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毕马威近日发布的《“十四五”规划行业影响展望——零售篇》报告预计,2021年直播电商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规模将接近2万亿元,渗透率达到14.3%。另外,农村电商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消费业态,也在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9549.3亿元,同比增长21.6%。

与此同时,业态模式还在不断创新,反向定制、即时配送等新模式也在快速成长。付一夫认为,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共振”效果正在加强,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新型消费业态蓬勃发展,将促进生产、流通、经营等各个环节运行提质增效降本,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消费场景。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指出,在万物互联的新阶段,随着支持政策出台,会吸引大量资本投资5G、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从而提高5G覆盖率,降低通讯资费,实现新基建与新型消费相互促进,进一步巩固经济增长中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

朱克力认为,中国经济的双循环螺旋升级,有赖新型消费进一步拓展提升和深度赋能。在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和制度创新引领下,以及中央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多重合力协同下,新型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朱克力同时指出,当前新型消费迫切需要锻长板、补短板、破障碍、通堵点,应通过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活更多市场投资机会和商业应用潜能,持续为促消费扩内需和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供新动能。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王文博 郭倩 北京报道

转载: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    马常艳


DISCLAIMER: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INTERNET AND DOES NOT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鹏盛资本PENGSCPA. 鹏盛资本PENGSCPA DO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ARTICLE, WHICH IS FOR YOUR REFERENCE ONLY. IF ANYONE SUFFERS DIRECT, INDIRECT OR RELATED LOSSES DUE TO THE USE OF THE MATERIALS IN THIS ARTICLE, 鹏盛资本PENGSCPA WILL NOT BE LIABLE FOR SUCH LOSSES.

More +Hot information